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学用经方从入门到精通 / 正文

一则医案引发的辩证思考

01胡医生的分析某青年女士,8年前曾患妊娠高血压,目前靠西药维持,收缩压最高可达200mmHg。因为用西药降压剂量越来越大,想试试中医治疗。患者自觉症状仅有头太阳穴偶痛,舌苔白腻,舌尖红,脉象寸脉略滑,饮食可,睡眠时间因工作比较晚,平素性情急躁。如果这个病人让我看,那就当仁不让的辨证成“肝阳上亢“了。血压升高,在我理解,是人整体气机向上发散的一个状态,理应属于“肝阳上亢”,头痛在两侧,属于胆经所过,肝胆相表里。睡眠时间晚,加上孕期所得,揣测孕当伤及阴血,肾水不足,不能涵木,久郁成火成痰,肝火夹痰上逆,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味。吴师开的是这么一个方子:柴胡20,黄芩15,法半夏20,栀子10,苍术15,陈皮30,生龙骨30,生牡蛎30,苏子15,肉桂15,厚朴15,旋复花10,淮小麦30。服后数日患者血压平复。这个方子我大概也能看得懂,疏肝降逆加上了理气祛湿,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二陈汤,法、方、药应该是大差不差的。02胡医生的疑惑吴师问我,你看完这个病例,有啥疑问没?我说没有。其实是细思极恐啊!到底什么是营卫?在中医认为,血压是怎么来的? 脏象系统和六经,怎么结合的?辨证为阳明系统出现问题,那还不是要从少阳来解决,为什么阳明系统其它脏器自己都没出问题,反而让别的系统影响到了?这么辨证到底有什么临床意义?血压升高,到底是开合枢,哪一个机关出了问题?开合枢的概念实在是太难理解,阳明为合,到底是合着向下还是向内?……这些看不着摸不到的东西,纯想出来的,让人实在难理解。虽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吴师好像饶了地球三圈半才到了目的地,而且我很惆怅的是,一定要给每一个症状都以圆满的解释吗?我老家有句话叫“虱子多了不怕痒,欠债多了不怕追”,我恐怕真的是欠的太多了,就麻木了,也就不觉得有什么难受了。我感觉,上面那些问题,每一条都够我又回去翻《内经》、《伤寒论》,翻上一晚上也是云里雾里,不过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恐怕跟着吴师学,这么想的太多,我最珍爱的头发,也要和他的一个下场了。03吴师的解答胡医生看了我的医案,提了好多的问题。最最关键的是:这么辨证到底有什么意义?她说的“这么辨证”就是以六经为统领,藏象为基础的一个辨证方法。这个方法没什么优势也并不明快,但是我觉得用这个方法,可以尽可能的给每一个症状都找到合适的存在理由。疾病是复杂的,人类自洪荒时代起就一直与疾病作斗争。观察理解疾病和观察人类周边的环境一样,都是为了更快乐的生存下去。我们的的祖先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观察到宇宙万物是紧密联系,生生不息的。在同一背景下和天地同一起源的人体也应该是紧密联系,转运不休的。静态的观察角度必然导致结果的谬误,正如在量子世界静态观察一颗粒子是无结果的。中医的许多概念,假如将其视为静态的状态来看,我们就会觉得很简单。比如五行这个概念及其衍生出的脏腑辨证(教科书就是这个套路),非常的机械和简单,但是一到临床上就会觉得这一套非常的低效。往往辨证很清楚,下药就无效。或者一辨证就是虚,动手就是补。历史上的赵献可的《医贯》就是代表。按他的理论,所有病一个肾气丸一个六味地黄丸就都解决了。这些现象的出现,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把中医的理论看的太简单,太机械。人体是非常复杂的,可以说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小宇宙。我绝不认为中医的理论先进到只用几个有限的、静态孤立的概念就能描摹出人体的状态来!西医纠集了近代以来自然科学所有的技术也没能研究明白,你中医就靠五个东西转转圈圈就能治病了?!事实上,科班出身哪怕是博士毕业的人大多不会治病,不会用中医的思维来治病,很多人只会堆砌些中医的名词,用些套方套药,广络原野,冀获一兔。我从学校毕业时也这样治病。中医理论的特点,我个人认为是从动态中抓静态。动态是永远的,对人来说是永恒的动态,“升降出入”须臾不停。静态是暂时的,静态就是呈现的病态。但是动态是复杂的,连续的无法描述的。天才的中医学的祖师们发明出各种体系来描述这个动态。五行、六经、藏象、开合枢、标本中见,等等都是,而且这些概念不是孤立的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我写的这个高血压案并不是说效果有多好——如今治高血压效果高的多了去了——我写这个医案是为了呈现我的思路,尽量的从中医原本的概念出发来看待分析病症。当时一看这个医案,小胡医生下意识的说血压高不是肝火引起的吗?我反问她,哪个中医理论说的?肝火和高血压是对应的线性关系?她就答不出来。胡医生的思路是很有代表性的,是思维的定势也是误区,它不是不对,它最大的问题是阻碍我们思考。04给每个症状找到理由假如给患者的每个症状都找到了其存在的理由,那么,这个患者的状态就像一张网一样被医生提纲挈领的展开了,症状就像挂在网眼上的鱼。症状或许很杂乱,但网的经纬是固定的。这个网或许会随风摆动,但是我们总归可以顺着经纬线找到它,把它拿下!作者:吴俊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