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学用经方从入门到精通 / 正文

临床上不能忽视气化理论

柴老师认为,注重气化首先就要遵循气化的生理规律,如妇科月经周期及妊娠过程中气化的健运状态;同时要及时辨析气化的病理变化,如经期紊乱和妊娠疾患中气化的异常趋势;更要熟练掌握中草药的性味归经特点和配伍关系,才能在临床上实现气化的升降出入有序合理、动静敛散相得益彰。无论养精蓄锐或因势利导,总以调整气化运行的恢复健运为目标。柴老师在妇科临床中重视脏腑功能的改善对调整气化的作用,她认为肺的宣降功能正常,就能宣升肺气、凝降精微、通调水道、补养肾气,擅长应用北沙参、百合、浙贝、桔梗、桑白皮等,以宣发上焦之气化;脾居三焦之中宫,脾气升清、输布精微、运化水液,是确保三焦气化运转的枢纽,老师常用冬瓜皮、薏苡仁、茯苓、白术等健脾益气、利水行湿,防止中土水湿阻遏气机;肝藏血,为刚脏,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肝气郁结不舒,或横犯克伐脾土,或化火刑上肺金,或耗阴内生风火,导致气化的紊乱,老师喜佐合欢皮、绿萼梅、月季花、香附等疏解肝郁,确保气化过程的顺畅;肾藏精,主生殖,主水液,虽为水脏,却蕴含一点真阳,借以蒸精化气,推动生命发展,促进生殖繁衍,完成水液代谢,故老师常在补肾养精基础上,少量应用蛇床子、巴戟天、桂枝(3 ~ 5g)等达到温动下元气化的效果。上述这种调整作用在治疗疑难疾病时表现得尤其突出,如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的特定时期,每每于补肾养血、利湿化浊中,加入桂枝3g,以启动卵巢的生机,恢复排卵功能;在慢性盆腔炎经过清热解毒治疗、久治不愈的时候,常佐入荔枝核一味,温化湿浊以达到促进炎症消退的目的;治疗羊水过多症以茯苓皮淡渗化利之性缓祛胎水为主,不赞成重剂攻逐,谨防脾肾受损而气化失权,更以宣肺、健脾、疏肝、补肾等法,意在调整脏腑气化,防胎水于未然。柴老师在妇科临床中依据天癸、血海的周期确立调整气化的目标,如对于闭经或月经后错患者的治疗,以促进经血的下行为要,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择具有趋下走行性质的药物组合,如三棱、茜草、桃仁、川芎、瞿麦、车前子等,避免凝滞收敛的因素影响气化运动的正常发挥;对于月经先期和淋漓不尽的患者,以暂缓经血的来潮为要,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择具有固摄收敛之性的药物组合,如生牡蛎、旱莲草、白芍、山萸肉、覆盆子、椿皮等,推迟气化运动的下行趋势,避免任何的兴发扰动;对于妊娠病和先兆流产患者,在养血补肾、清热止血的治法下,亦避免应用当归、杜仲、阿胶珠、仙鹤草等下气滑降之品,皆以保护胎元为要,常选择覆盆子、菟丝子、白术、山药、侧柏炭、莲须等,固守气化运动的稳定状态,以防血随气下导致滑脱。针对临床疾病的复杂性,柴老师则灵活运用配伍原则:如益母草、茜草、桃仁活血通经,佐以阿胶珠滋阴养血,既能破除瘀滞,又避免通利太过;熟地黄、阿胶珠滋肾养血,则配伍枳壳、地骨皮、青蒿,佐治滋腻助热之弊等,以达去性存用、相反相成的效果,使方药始终保持着对气化运动的均衡引导,药力作用均衡,治疗目标明确,调整方向清晰。此外,柴老师在调整气化的临床实践中,特别珍视对生理平衡的保护,诊疗期间经常谈及“临床医生不能做勇士”的话题,是在提醒后学始终要保持谨慎的治学态度和临床操守,强调在对疾病特点和药物性味等未能全面把握的时候,切忌急功近利,最大限度地避免过度干预,不能抱有任何以病患健康为代价的博弈心态。从此角度思考老师遣方用药特点,性味平和、剂量轻灵,看似平和温暾,5g、10g 缓缓而进,却往往临床获益显著,这种于平凡中见功夫的追求,与柴老师在注重气化方面的丰富经验是密不可分的。在此值得警醒的是,目前确实存在着追求概念炒作、崇尚峻剂激进的风气,而临床治疗却面临着疗效亟待提升的现实,此时学习柴老师注重气化、珍视生理平衡的话语是非常发人深省的。本文摘自《柴嵩岩中医妇科学术思想荟萃》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