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学用经方从入门到精通 / 正文

白通汤在于理解麻黄和葱白的关系

白通汤是少阴病方证,其实本质是少阴太阴合病的方证,由于葱白通阳的观点,导致对白通汤的理解陷入了误区,妨碍了本方的临床应用,我们今天学习一下。314.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315.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白通加猪胆汤。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第314条和第315条,都突出了少阴病,下利,用白通汤。下利是里证,少阴病病位在表,单纯的少阴病是不应该出现下利的。少阴病伴有下利,说明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少阴病,而是一个表里合病的情况,白通汤的整个方药是温阳的,寒者热之,说明这里的下利是属于太阴病的下利。因此白通汤是阴证的合病,即少阴太阴合病。白通汤中,干姜一两,生附子一枚,是温阳的,毋庸置疑。葱白具有辛温解表作用,如《肘后方》的葱豉汤,就是用葱白来辛温解表,葱白四茎就是四根大葱的葱白,剂量不小,葱白是辛温走窜的,大家可以咬上一口大葱,就能体会到一股辛辣之气,由口腔鼻部上冲头脑,这就是中药的辛味的体现。在缺医少药的地方,有外感病需要解表发汗的时候,没有麻黄、桂枝怎么办?拿生姜、葱白煮水,甚至芫荽,同样能够辛温发汗解表。《伤寒论》中,解表的药物有哪些?只有五个药物,就是麻黄、桂枝、葛根、生姜、葱白,都是辛温。发汗力量大的有麻黄、桂枝、葛根;发汗力量小的有生姜和葱白。如果表证较重,可使用麻黄、桂枝来解表,也就是麻黄汤;表证轻者,可用桂枝汤微微发汗、调和营卫。如果津液进一步虚弱,不可大发其汗以免伤津液,可以去桂枝,保留生姜,这就是第28条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虽然去了桂枝,但方中仍有生姜,依然可以解表。再如真武汤是阳虚水泛,水泛于体表表现为四肢水肿,同时属于阴证,所以用生姜来解表发汗。阳气津液进一步虚弱,连生姜也不用了,可以用葱白来解表,比如白通汤。后世有一个血虚外感的代表方,《外台秘要》葱白七味饮,大家可以想,血虚外感就是血虚证+表证,治法就是解表+养血。津血同源,血虚者津液也虚,不可发大汗,只能微微发汗,所以麻黄、桂枝都不用,用葱白来解表。所以,津液是一个重要概念,汗吐下三法祛邪的时候时刻关注津液的虚实。表面上关注津液,其实更关注津液里面涵养的阳气。因为津液虚了,阳气也虚。陈修园说“存津液是真诠”,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