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临床模拟-经方医案 / 正文

附子汤加减原文处方组成经方医案

王某,女,39岁。因居处潮湿而患风湿性关节炎,曾服激素类药物,病情时轻时重。诊见面色青黄、气短乏力,关节酸困疼痛,固定不移,遇寒加重,步履艰难,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答案辨证:阳气虚衰,寒湿凝滞治则:益气温阳,除湿通络方药:附子汤加减炮附子、党参、白芍、白术、茯苓各30g,细辛15g,黄芪60g。煎服4剂症减,继服12剂疼痛消失。(唐祖宣,等.附子汤的临床辨证新用.中医杂志,1981,11:30)原文复习《伤寒论》第305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各家论述《注解伤寒论》:辛以散之,附子之辛以散寒;甘以缓之,茯苓、人参、白术之甘以补阳;酸以收之,芍药之酸以扶阴。所以然者,偏阴偏阳则为病。火欲实,水当平之,不欲偏胜也。《金镜内台方议》:以附子为君,温经散寒;茯苓为臣,而泄水寒之气;以白术、芍药为佐,而益燥其中;以人参为使,而补其阳,以益其元气而散其阴邪也。《医方考》:伤寒以阳为主,上皆阴盛,几无阳矣。辛甘皆阳也,故用附、术、参、苓以养阳;辛温之药过多,则恐有偏阳之弊,故又用芍药以扶阴。经曰:火欲实,水当平之。此用芍药之意也。《伤寒论讲义》:本方重用附子,温经驱寒镇痛,与人参相伍,温补以壮元阳,与白术、茯苓相伍,健脾以除寒湿,佐芍药和营血而通血痹,可加强温经止痛的效果。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