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寒从脚下起、人老脚先衰”,中药泡脚是简易良效的养生治病方法

泡脚国人皆知,而中药泡脚了解的人并不多,今天我们来说说有关泡脚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剖析一下中药泡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保健养生,很多人认为保健养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其实只要做好日常的一些小事,就可以实现养生的功效,中药泡脚就是很好的养生治病方法。那么,中药泡脚是什么呢?《黄帝内经》里的经络学说认为:足部分布着人体6条经络,共66个穴位,拥有头、手、身体内部各个组织器官的反射区,经常足浴,能通过的外温内透的作用,推动气血上行,从而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人体细胞的供氧量,活跃全身细胞。并通过内热外透使全身排汗,从而达到调理脏腑、平衡阴阳、舒经活络、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祛病延年之功效。足部,已被现代医学喻为人体的第二心脏。正所谓“寒从脚下起、人老脚先衰”,足浴,作为一种绿色的保健方法,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民谣有云:“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用中药泡脚进行治疗疾病,其实也属于足浴疗法的一种,它在民间早已从一种简单的生活习俗发展成为人们进行保健或特殊治疗的独特方式。热水浴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具有消炎、镇痛、止痒等作用。而药浴法除了有热水浴的功效,更由于药物融入了浴水中,通过皮肤毛孔的吸收而作用于人体,所以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不少人在寒冷的冬天都手脚冰冷,有的人甚至冻得不能入睡,这时就应该选用相应的中药煮水足浴了。我国古代就有通过浸脚温暖全身的养生法。中医有云“寒主收引”,天气寒冷自然会令阳气收敛,令气血循环减弱,除了使人特别怕冷外,有时还会影响各脏腑的正常运作。脏腑运作不正常,就百病生,各种不适就来了。这也是老人冬季疾病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原因。所以,寒冷日子若想气血运行得更好,除了进补外,最佳的方式就是使用睡前中药足浴的古老养生法。足浴本来就有一定的强身效果,能促进气血循环,配合不同中药制成的足浴药汤,其热力更能帮助药力渗透,有排毒、行气、活血、消肿、散瘀、健体强身兼防病的功效。很多坚持泡脚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泡脚的时候会感觉膝盖很凉,这恰恰说明体内的寒湿正在被泡脚的热水和中药逼出体外。因此,如果你得了风寒感冒了,有时不用吃药,泡泡脚,一出汗,将体内的寒驱散,就一切OK了。还有很多血压高的人,如果长期泡脚,会使得人体的肢体末端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因此,慢慢的血压就降了下来。人体12正经,手脚各6条,分别是足三阴、足三阳、手三阴及手三阳,并互相连接。脚上的足三阴分别与肝、脾和肾有关,而足三阳则与胆、膀胱和胃有关。中医认为火热会向上升,透过温暖脚部,便能带动气血运行,经过连接的经络,从而温暖全身,故加强脚部气血循环,对各脏腑有保健功效,同时还能减少沉淀于脚底的毒素。此外,温水热力刺激脚底下的涌泉穴,对于改善水肿、失眠和头痛也有帮助,所以,中药浴足可谓一举多得。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