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艾灸培训资料 / 正文

月经过多或崩漏艾灸治疗灸哪个穴位疗效好

作者/何克哲我们采用艾条温灸十七椎穴的方法治疗月经过多20余例,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满意,故介绍如下:取穴及治疗方法十七椎穴位于第五腰椎棘突下。治疗时患者俯卧,将点燃着的艾条在该穴上进行温灸40分钟。灸后盆腔有明显的热感。若在灸前配合针刺2~5分钟则效果更佳。典型病例杨某,女,32岁,已婚,农民。1987年4月12日初诊。主诉经行量多,伴头昏、无力、神疲二天。患者近半年来,每次月经量比以前明显增多,经程延长,达6—8天。兼见面色苍白,言语无力,腰膝酸软空坠。诊毕当即使用艾条温灸十七椎穴,灸15分钟时,已感小腹及腰背温和,非常舒适,持续灸40分钟。当日经量明显减少,第二、三天又如法治疗两次,自感食欲倍增,神佳,经程缩短至五天。待下次月经来时,已属正常。后又随访数月,疗效巩固。体会(1)十七椎穴为经外奇穴,位置正处督脉所循行之路,并位邻胞宫,用艾条温灸本穴可以通行经络,益气活血,调理任、督、冲脉,从而达到治疗目的。(2)用此法治疗月经过多,尤其对于辨证属虚寒型者效果最好。如症见经来量多,色淡红,质清稀,或见面色㿠白,气短无力等。(3)经临床实践我们体会到,此法亦适应于崩漏及产后大出血,对于盆腔炎症也有一定的疗效。隐白,十七椎隐白为足太阴之“根”,补之大益脾气,脾主运化需阳气之推动。如脾阳不振失其统摄,血不归经,可致妇女崩漏之疾。补隐白(或灸),则能升举下陷之阳,配灸十七椎(经外奇穴)温阳益肾则崩漏自止。(节选自《阎润茗针灸临床60年经验精粹》)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