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艾灸调理乳腺增生呢?艾灸选穴:阿是穴(也就是乳房结节、增生、肿块处)、肩井、天突、肝俞、三阴交经前重者加太冲;经后重者加太溪。操作方法:肝俞和三阴交采用温和灸,每穴灸10~15分钟,阿是穴、肩井、天突特别处于乳房这个部位,皮肤比较娇嫩,我们最好不要采用直接灸,以免灼伤皮肤,而采用隔姜灸,具体方法是首先就是切一块1元钱硬币厚度的姜片,大小则根据施灸部位而定,然后用牙签或三棱针在姜片上扎上眼,这个时候就可以施灸啦,上置黄豆大小的艾炷,点燃,每次做3~4壮,像肝俞穴、三阴交、太冲、太溪这些穴位,我用的是灸道堂出品的单孔灸盒施灸,因为操作起来非常方便。为什么要对这些穴位施灸呢?艾灸肩井穴,可消除淤滞,缓解疼痛。《百症赋》云:“肩井乳痛而极效。”说明肩井穴对治疗乳腺增生有奇效,我们在很多临床实践上也对该穴施灸,有明显的反应点,相关症状也可随之减轻,由此证明肩井穴具有疏导肝胆郁结之气的作用。天突穴有很好的行气止痛的功效。肝俞,前面我们反复提到,它是肝的背俞穴,刚才我们提到乳腺生的主要病机是肝气郁结,所以肝郁我们应该采用疏肝理气,行气止痛的治疗原则,对其施治。为什么要灸三阴交呢?三阴交穴通达脾、肝、肾三条经络,可以通调脾、肝、肾三个脏器,有滋阴补肾、疏肝理气、健脾利湿、调合气血、通经活络的功效,因此调合脾、肝、肾功能,可以通过对此施灸来解决。太溪为肾经“原”穴,具有滋肾阴、退虚热、壮元阳、强腰膝之功;而太冲则为肝经“原”穴,有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平肝熄风、清热利湿之效。经前重者对太冲施灸,经后重者对太溪施灸,原因是太冲侧重一个“泻”字,而太溪突出一个“补”字。当然,如果在用艾灸治疗的同时,能配合拔罐或刮痧等方法,效果会更好。具体方法是,用刮痧板,刮痧油刮痧。当然,在这里刮痧,不等于一定要刮出痧来,主要是促进艾灸后患处的增生、结节或者囊肿尽快软化、吸收。艾灸后刮痧,还可以减少上火症状的发生。我只给她施了一次灸,她的乳房肿痛就明显减轻了。接下来我又给她做了几次。这时,小林也把艾灸的基本技法掌握了,就主动提出自己给自己艾灸保健,我欣然同意。后来,有一天,她打来电话,高兴地跟我说刚做完B超,B超显示肿块基本消失,而且一点都不疼痛,现在月经也恢复正常,整个人都有精神了。为了将她的乳腺增生彻底调理好,我又给了她几点具有的建议:1.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千万不可抑郁、烦躁、愤怒。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最好选择合适方式发泄出来;2.作息要有规律,劳逸结合;3.适当控制过多脂肪的摄入,宜选择清淡的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4.乳腺增生病程长、易反复,需坚持调治,并始终保持乐观情绪;5.如发现有月经不调,盆腔炎症,应积极治疗,保持性生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