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一学就会艾灸疗法治百病 / 正文

支气管哮喘艾灸治疗方法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但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前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如不及时处理,可因支气管阻塞加重而出现哮喘,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但一般可自行或用自行或用平喘药物等治疗后缓解,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甚至导致哮喘持续状态。本病属于中医“喘证”“哮病”“”咳嗽“”肺胀“范畴,其发生因宿痰内伏于肺,由于复感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诱动内服之宿痰,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而发哮喘。哮喘的病位在肺,而与脾、肾、心密切相关。哮喘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的产生主要由于肺不布津,脾运失健,肾不主水,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潜在“宿根”,遇各种诱因而引发。近十年来,哮喘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种主要慢性疾病,因此,更多的人开始重视缓解期哮喘的预防治疗。艾灸疗法应用于哮喘缓解期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穴位】背部穴位:肺腧穴位(肺腧、风门、身柱、膏肓);大椎区域(大椎、颈百劳、大杼、定喘、陶道);肺腧区域(脾俞、胃俞、脊中、胃仓、痞根);久病肾虚+命门区域(命门、肾俞、三焦俞)。正面穴位:檀中区域(檀中、中庭、玉堂);中脘区域(中脘、建立、梁门、承满);关元区域(关元、气海、石门、四满);久病体虚+神阙区域(神阙、天枢、肓俞、水分、阴交)。【方法】温灸以上穴位,可以背面穴位与正面穴位交替进行,也可以根据患者适宜的体位为选穴原则。【注释】两种方法均为肺、脾、肾之“天、地、人”三才取穴方法,体现了以肺为标,脾肾为根本的整体治疗思想。现代研究证实,艾灸能调节机体免疫功效,抑制平滑肌收缩与气道的炎症反应,改善肺部微循环,改善支气管痉挛和阻塞,改善肺泡通气量,从而提高肺功能,哮喘缓解期艾灸以上穴位可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和降低发作程度,从而达到预防哮喘的作用。肺——《证治汇补▪哮证》中云:“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阻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因此,在哮喘解气治疗中,艾灸肺腧区域、檀中区域可以顾护胃气,温肺化痰,此乃治本的关键。脾——艾灸脾俞区域或者中脘区域均可起到健运中焦,健脾化痰的效果。肾——艾灸命门区域可以温阳补肾,艾灸关元区域可以补肾培元,二者均可起到补肾纳气的作用,《类证治载▪喘证》:“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肾气不虚,纳气归元,则喘哮得复。正如《景岳全书▪喘促门》说:”…发久者,气无不虚,故于消散中宜酌加温补,或于温补中宜酌加消散,此等症候,当以元气为念,必使元气渐充,庶可望期渐愈,若攻之太过。未有不致日甚而危者。“补宜——大椎区域;神阙区域。现代研究证实,大椎区域为“阳脉之海”,艾灸之能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力,大椎主散风解表,能驱散“风邪”,也具有抗过敏的作用;艾灸神阙区域可以温补阳气,健运脾胃、收降浊气、温阳利水,同时还有抗过敏反应,纠正过敏体质。脾、肺、肾功能得以温化;痰饮水液滋生减少,宣降有道;气机得复,则哮喘得控、恒之得治。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学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