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一学就会艾灸疗法治百病 / 正文

睡眠不好艾灸哪个部位

入睡困难,顺顺肝气中医认为,肝为刚脏,主藏血,对应着“五神”中的魂。入夜后,魂入肝,人就进入了正常的睡眠。倘若因为压力过大、饮食失调等原因导致肝火过旺,就容易心神不宁,魂魂失潜藏,难以入睡。因此,有很多失眠的人白天大脑空空,晚上却会想很多事情,翻来覆去睡不着。这时需要做的是让肝气顺畅。要想调顺肝气,一方面要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晚上不要喝咖啡、酒之类有刺激性的饮品,临睡前不要抽烟;另一方面要注意保持心态平和,学会制怒,以免大动肝火。此外,白天时可用菊花、麦冬、夏枯草泡茶喝,长期喝有疏肝清热、养阴生津的作用。2睡不踏实,调调脾胃有人晚上总是睡不踏实,一晚上要醒好几次,并且醒来后再次入睡也比较困难,这种情况多与脾胃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主思,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虚弱,气血贫乏,就会导致心神失养,导致入睡困难。如果晚上吃得过多,或是吃得食物过热、过凉、过咸,可能会造成腹胀、胃痛。这样也会使人辗转难眠,时睡时醒。因此,睡个踏实的好觉,一方面不要思虑过度,以免伤及心脾;另一方面要注意饮食,晚上多吃些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3控制体温,顺应生物钟如果我们每天准时起床,定时去迎接每天早晨的阳光,那么你的生物钟就会准时运转。研究表明,这是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影响生物钟的运行的因素之一是体温。研究证明,人的体温波动对生物钟的节律有很大的影响。人的体温下降就容易引起睡意,这是利用体温调节生物钟的有效方法。如果体温调节失控,就会引起睡眠生物钟发生紊乱。控制体温的方法很多,例如睡前洗澡,或睡前做20分钟的有氧运动等,睡觉的时候体温就会有所下降。艾灸三大养肝穴位帮助调理灸疗的原则是疏泄肝气。它是使用艾绒或其它药物放置在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助火的温热和热力及药物作用,达到治疗疾病、养生、明目的目的。在这里特别推荐三个脚上的肝经大药:大敦、行间和太冲。1、大敦穴大敦穴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艾灸“大敦穴”,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2、行间穴“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艾灸此穴位,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3、太冲穴“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艾灸调理脾胃虚寒主要艾灸穴位:脾腧,胃腧,中脘,足三里。每个穴位艾灸时间为5-10分钟,艾灸7天为一个疗程,休息3天后,循环下一次疗程。艾灸涌泉治失眠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具有宁神苏厥的作用,又是足少阴肾经经气所出之处,可交通阴阳,启闭开窍。《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综上所述,下取涌泉,以艾温通,使任、督协调,髓生脑健,心神内守,阴阳平衡,寐寤有序。所以使用本法,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