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艾灸养生学习 / 正文

艾灸禁忌穴位

艾灸的益处很多,比如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回阳复脉,温中散寒,培补元阳,预防疾病等。但是艾灸前必须要了解,有些穴位是禁灸的,灸了禁灸的穴位就有可能发生意外。艾灸时,有些穴位是禁灸的,艾灸师请务必记住!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禁灸穴位的记载,但各种书籍之间互有出入,颇不一致。如《针灸甲乙经》仅载禁灸穴24个穴位,《针灸集成》则达49个之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为面部的穴位,如丝竹空、攒竹、睛明、素髎、禾髎、迎香、颧髎、下关等,古代以直接灸为灸疗的主要方式,面部肌肤娇嫩易受损伤,同时因为易产生瘢痕而影响美容,可能是禁灸的主要原因。一类为该穴区的深部有重要的脏器,灸后可能出现意外。如风府、哑门穴深部为延髓和脊髓;人迎、委中等深部有重要血管;天府、周荣、渊腋、鸠尾、腹哀等深部有重要的内脏。由于古代以直接灸为主,虽然不如针刺可直接损及脏器,但也可能出现意外。当然,对此类穴位是否属于禁忌古人记载也不尽相同,如风府穴,《针灸甲乙经》称:“禁不可灸,灸之令人瘖”。艾灸时,有些穴位是禁灸的,艾灸师请务必记住!但《千金要方》以灸该穴治马痫等病,李东垣亦灸此穴治项疽。一类穴位位于手或足的掌侧,如中冲、少商、隐白,这类穴位的禁灸,可能与施灸时较疼痛,易造成损伤,以及容易引起脏器的异常活动等有关。艾灸时,有些穴位是禁灸的,艾灸师请务必记住!值得一提的是,这类穴位的禁灸记载古籍中并不一致,如少商穴,始见于《外台秘要》,在《针灸甲乙经》中则载为可“灸一壮”。其它的一些穴位则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从临床实践看,其中多数穴位没有禁灸的必要。随着灸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艾条灸的普遍使用,可以较好的控制受热的面积和温度,以及瘢痕灸使用的日益局限和方法的改进,灸疗所造成的损伤基本上都可避免,已经不存在绝对的禁灸之穴。虽然理论上讲身体上任何部位均可施灸,但不经考虑,不定穴位,随便施行艾炷灸,还是不妥当的,必须根据既定的经络经穴而后施行。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