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艾灸培训资料 / 正文

感冒艾灸治疗

【症治】 本病多发于气候突变,寒温失常之时,加之机体一时抗病能力降低,或衣着不慎,感寒冒风,外邪从皮毛、口鼻而入,致使肺气不宣,卫外失调,营卫失和,寒邪束表,毛窍闭塞,阳气郁遏,故症见肺卫之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或恶寒、发热等卫外症候。灸疗对风寒所致之感冒,可收调和营卫,解表宣肺之功效。临床多取督脉、足太阳、阳明经腧穴为主。【选穴】1、风池:“头风头痛灸风池”(《胜玉歌》)。2、风府:“风府,风池寻得到,伤寒百病一时消”(《席弘赋》)。3、风门:“腠理不密咳嗽频,鼻流清涕气昏沉,须知喷嚏风门穴,咳嗽宜加艾火深”(《玉龙歌》)。“风眩头痛,鼻不利时嚏,清涕自出,风门主之”(《针灸甲乙经》)。4、肺俞:“若是痰涎并咳嗽,治却须当灸肺俞”(《胜玉歌》)。5、列缺:“寒痰咳嗽更兼风,列缺二穴最可攻”(《玉龙歌》)。6、外关:“伤寒在表并头痛,外关泻动自然安”(《兰江赋》)。7、大椎:“灸寒热之法,先灸大椎,以年为壮数”(《素问骨空论》)。8、孔最:“立臂厥热病汗不出,皆灸刺之此穴,可以出汗”(《千金方》)。【配方】1、感冒:风池、列缺、风门、外关。挟湿加阴陵泉,气虚加足三里,身痛加大抒,头痛加太阳。宜用艾卷温和灸,灸至穴位有温热感舒适感为宜。一般10~15分钟;或隔姜小麦粒灸亦效。2、风寒感冒:列缺、风池、外关以解表疏风(上海中医学院《针灸学》)。3、发热时病:陶道、肺俞(《百症赋》)。4、头痛寒热:伤寒初得一二日,头痛寒热宜灸巨阙、上脘、中脘各五十壮(《得效方》)。5、伤寒四肢热不已:云门三分,灸五壮,肩髃、委中,腰俞在二十一椎节下间宛宛中,以挺伏地舒身,两手相重支额,纵四体,然后取其穴,针入五分,留七呼,灸七十壮(《医学纲目》)。6、热病先腰胫酸,喜渴数饮,身清,清则项痛且寒且酸,足热不欲言,头痛颠颠然,先取涌泉及百阳进荥;热中少气厥寒灸之,热去,灸涌泉三壮;烦心不嗜食,灸涌泉,热去;回逆喘气偏风身汗面清,皆取侠溪(《千金方》。7、预防感冒:在本病流行的季节,可每日灸风门或足三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中国针灸学概要》)以上摘自《中医灸疗集要》,艾灸学习帮http://www.52aijiu.com整理。以下摘自《马氏温灸法》感冒亦称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及主气管、某些部分的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总称为上呼吸道感染。其主要临床表现是鼻塞、打喷嚏、流涕、咽痛、咳嗽和项背酸痛等,有的可伴发热。(一)治法(1)按“感冒常规灸法”灸治,每日灸1~3次。感冒常规灸法

灸序穴名及穴数每穴施灸量

1 日

风门(双穴)阳陵泉(双穴)各灸 25 分钟各灸 25 分钟

2 日

百会(单穴)神庭(单穴)支沟(双穴)灸 25 分钟灸 25 分钟各灸 25 分钟

3 日

大椎(单穴)命门(单穴)合谷(双穴)灸 30 分钟灸 30 分钟各灸 30 分钟

4 日

风府(单穴)风池(双穴)悬钟(双穴)灸 25 分钟各灸 25 分钟各灸 20 分钟

5 日

大肠俞(双穴)大陵(双穴)列缺(双穴)各灸 25 分钟各灸 20 分钟各灸 20 分钟
注:以上穴循环灸至愈。轻症感冒往往只须灸风门,阳陵泉2~3次便愈。(2)一些人感冒是主要感觉咽部不适,继而咽痛,咳嗽,并无一般感冒之严寒、头痛、项背部酸痛、鼻塞、流涕等症状。于感冒初期宜只灸以上第1次的穴,加灸天突穴颈部20分钟,1天灸2~3次;属温病者,尚宜含服薄荷含量高的糖块(西方国家流行此法,甚效):若症状主要为咳嗽时,按急性支气管炎灸法灸治。(3)胃肠型感冒,以呕吐,泄泻等症状为主,则按以下灸法治疗:第1日灸风门、阳陵泉各25分钟,中脘(腹部)30分钟,足三里(下肢)各30分钟;第2日灸水分(腹部)30分钟,天枢(腹部)各30分钟,气海(腹部)60分钟。以上穴循环灸至愈。若兼肾虚而泄泻者须加灸肾俞(腰部)各30分钟,照海(下肢)各25分钟。(4)若感冒热已退,反有澹语者,为热入血室,少群曾试灸1人,予灸期门(胸部)30分钟,太冲(下肢)25分钟,有效。(二)感冒病例例1孙××,女性,34岁,住天津市南马路。1961年4月26日就诊。(1)病史及症状:10天前患流感,发热,经药物治疗未效。现体温39℃,头痛、身痛、腹痛、咽不利,纳呆,大便7日未下,小便黄,面赤,倦怠欲卧。(2)治疗:当天晚上先灸风门、阳陵泉各25分钟,然后灸左大横、承山各30分钟。灸后汗出安睡,次日晨大便下,体温已正常,感觉饥饿,喝一碗粥后予灸中脘、足三里1次,痊愈。例2王××,女性,26岁,住天津市南马路大水沟。1960年9月2日就诊。(1)病史及症状:昨日晚上感觉身冷发热,服药未效。现体温39.7℃,头痛,呕吐,倦怠懒言。(2)治疗:予灸风门、阳陵泉各25分钟,中脘60分钟。灸后患者家属仍不放心,遂带患者去医院,试体温才知已降至38℃,因医院予肌注及口服药物治疗,故未再来灸。服药后仍头痛,呕吐再次。次日晨又来灸,予灸中脘、足三里各30分钟,灸脐60分钟,灸后肠鸣增多,头痛止,至当晚愈。(三)临床体会感冒一症,因其常见又往往可自愈,故许多人称之为“小小的感冒”,未予重视。其实,感冒的防治也并非小事。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的许多病症多由外感(感冒)而诱发。而各种懂性病每每因感冒而致使病情反复加重也为一般人的常识。温灸治感冒效果确佳。越早灸效果越好,若初觉身体不适便即刻施灸,往往一灸便愈。若施灸过程中感觉灸某穴特别舒服,则此穴可增加施灸次数。如感冒兼便秘,若单灸治感冒而大便不下,症状会有反复,宜在灸感冒穴后随即加灸左大横、承山各30分钟以通便。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