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热敏灸学习 / 正文

肠易激综合征热敏灸治疗方法

一、概述肠易激综合征系指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而缺乏特异性形态学、生化和感染性原因的症候群。其共同特征是胃肠运动功能改变或内脏器官的敏感性异常,受累的器官包括结肠、小肠、胃、食管等整个消化道及其它脏器,主要的靶器官为肠道。本病中医多归属于腹痛、泄泻或便秘等病范畴。认为寒冷刺激、劳累或情志因素致脏腑失和、气机升降失常,形成脾虚、寒凝、气滞而致本病。二、诊断要点1.以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为主诉,伴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状;2.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系统体检仅发现腹部压痛;3.多次粪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均阴性,粪潜血试验阴性;4.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征象;5.纤维结肠镜检查示部分患者运动亢进,无明显粘膜异常,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6.血、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7.无痢疾、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试验性治疗无效。三、穴位热敏化分布以头面部、腹部、腰背部及小腿为高发区,多出现在上星、神阙、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等区域。四、灸疗操作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2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1.上星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扩散至整个头部,灸至感觉消失为止;2.神阙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深透至腹腔内,灸至感传完全消失;3.大肠俞穴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扩散至整个腰背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4.足三里、三阴交穴双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腹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腹部者,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腹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足三里-腹部或三阴交-腹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五、感传活动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上星穴热感扩散至整个头部,灸神阙穴热感深透至腹腔内,灸大肠俞热感扩散至整个腰背部,灸足三里、三阴交穴热感传至腹部。(图12.6.1~图12.6.4)六、典型病例病例1:董某某,男,34岁,工人,2005年10月14日就诊。主诉:反复发作性腹痛5年,腹泻4年,加重一周。患者诉因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疼痛,多于排便后缓解,未引起重视,1年后,左下腹疼痛加剧,并出现腹泻,大便多呈稀糊状,每日3-5次,多次口服“消炎药”症状持续数周后得到缓解,到附近医院行肠镜检查未见异常。后该症反复发作,每年发作数十次,每次持续1-2周,伴头痛、头晕等。近一周来该症加重,左下腹疼痛加剧,影响睡眠,患者感焦虑不安,每天大便3-5次,为成形黄软便。现来我科求治。查:舌质淡苔白腻,脉弦。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胁下未及,肠鸣音正常,行肠镜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大便常规加潜血均未见异常。诊断为IBS。经查,上星穴、神阙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嘱患者平卧位,立于上星穴施温和灸,感热如“水注”向颅脑深部灌注,并下传于印堂穴附近,此灸感持续约25分钟后热流回缩至上星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换灸神阙穴,于数分钟后感热流如“水注”向腹腔深部灌注,并向左下腹涌动,整个左下腹部感到滚烫温热,自觉左下腹热明显高于施灸点,灸感持续约20分钟后左下腹热流均回缩至神阙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患者诉精神好,睡眠佳,左下腹疼痛减轻。经查,双天枢穴存在腧穴热敏化,于两穴同时施热敏化穴腹灸,立感整个下腹部有明显热流涌动,异常舒适,该灸感持续约40分钟后回缩至双天枢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共排气3次,灸后感左下腹疼痛消失。按上述方法治疗二十次,患者诉精神佳,睡眠好,左下腹无疼痛,大便每日1次,黄软成形,嘱患者调情志,睡前自灸双天枢穴,每穴半小时,每日一次,连续一月,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病例2:胡某某,女,45岁,干部,于2005年11月23日就诊。主诉:反复发作性腹部不适伴排便困难2年。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胀闷不适,偶感腹痛,以左下腹为甚,并出现大便干结,排便困难,2-3天如厕一次,口服麻仁丸可缓解,该症反复出现,一月发作2-3次,近半年来,出现头晕、头痛等症,感焦虑不安,现来我科求治。查:舌质红,苔黄腻,脉弦。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胁下未及,肠鸣音正常,行肠镜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大便常规加潜血均未见异常。诊断为IBS。于双大肠俞穴可探及腧穴热敏化,即于两穴同时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数分钟后出现深透、远传现象,10分钟后感腰骶部酸胀,20分钟后热流沿带脉传至小腹,并在腹部深处涌动,整个小腹酸胀舒适,速在中极穴施“接力”温和灸,热流呈片状沿任脉向上传导至上腹,灸感持续约25分钟后沿传导路线渐回缩至中极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中极穴,继灸大肠俞穴,约10分钟后热流继回缩至大肠俞穴,且感皮肤灼热,乃停灸,左大肠俞穴仍有轻微透热现象,继灸该穴约5分钟后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患者诉晨起如厕一次,大便稍干结。经查,于左三阴交穴可探及腧穴热敏化,即于该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数分钟后出现远传现象,3分钟后热流呈线状沿下肢内侧上行,10分钟后传于左阴陵泉穴,即于该穴施“接力”式温和灸,产生“跳越”式传导,约1分钟后左下腹酸胀,似有蚁行。左下腹灸感持续约25分钟后消失,继灸左阴陵泉穴2分钟后,左阴陵泉穴感皮肤灼热,乃停灸,4分钟后热流继续沿传导路线渐回缩至左三阴交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按上述方法治疗二十次,患者诉精神佳,下腹无胀闷不适,大便每日1次,黄软成形,嘱患者调情志,睡前自灸双天枢穴,每穴半小时,每日一次,连续一月,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病例3:戴某某,男,46岁,工人,2005年12月5日就诊。主诉:排便习惯改变1年。患者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始出现大便干结,排便困难,3-5天后自行缓解,未引起重视,几天后出现腹泻,大便稀,一日3-5次,自服抗生素(具体不详)腹泻消失,后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并出现精神抑郁,沉默寡言,食欲不振等症,曾到当地医院求治,效果不佳,现来我科求治。查: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下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胁下未及,肠鸣音正常,行肠镜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大便常规加潜血均未见异常。诊断为IBS。于左肝俞、神阙可探及腧穴热敏化,立于左肝俞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3分钟后感左腋下温热感,10分钟后热流向背部深处渗透,似感热流渗透至前胸,前胸部温热舒适,心情顿时轻松,该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渐回缩至左肝俞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改灸神阙穴,于数分钟后感热流如线状向腹腔深部灌注,并向左下腹涌动,顿感整个左下腹滚热,灸感持续约25分钟后左下腹热感回缩至神阙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患者诉精神好,晨起大便稍稀。经查,于左足三里穴可探及腧穴热敏化,即于该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数分钟后出现深透、远传现象,5分钟后热流呈线状沿下肢外侧上行,经于梁丘等穴施“接力”式温和灸,数分钟后左下腹酸胀温热,灸感持续约25分钟后沿传导路线渐回缩至左足三里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按上述方法治疗二十五次,患者诉精神佳,食欲恢复正常,大便每日1次,黄软成形,嘱患者调情志,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学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