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的转凉,许多上了年纪的人又开始了这儿疼那儿疼,久治不愈的关节疼席卷而来。甚者对天气的转变简直比天气预报还还要准,一到阴天下雨,腿就开始疼,对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很多人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都是“老寒腿”惹的祸。什么是老寒腿呢?“老寒腿”是民间的叫法,现代医学称其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由于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几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负担重,活动大,关节软骨容易磨损、破坏。当人上了年纪,又伴有高血脂、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在动脉内壁上逐渐形成,向血管内增生、突起。随着斑块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使血管变得狭窄,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当狭窄达到一定程度,甚至使管腔闭塞,则供给下肢的血液不能满足需要,就会出现缺血而使下肢尤感寒冷。在中医看来“老寒腿”属于“痹症”的范畴。《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指出老寒腿主要是由于寒邪侵袭人体而发病,也挟风邪、湿邪,痹阻于经络使经络不通引起的腿部关节疼痛,天气越冷就越痛。故喜暖畏寒是其共同特点。研究表明,老寒腿越来越有向年轻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爱美的女士们,在冬天依然穿短裙,虽是“美丽冻人”,但由于腿和膝盖受冻,很容易就被“老寒腿”盯上了。老寒腿,byebye!那么对于即将进入凉爽秋天的我们,该如何在秋冬季节进行养生保健,预防老寒腿的发生呢?预防老寒腿,中医有妙招,那就是艾灸,艾叶性温,能除寒湿。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叶易燃,火力温和而渗透力强,通过刺激皮肤感受器,激发调整机体相关系统的机能。灸法可以把一些深度的寒邪灸出来。下面,请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来学习用艾灸治疗和预防老寒腿,让你彻底告别老寒腿。1阳陵泉定位:阳陵泉是胆经的穴位,在膝关节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下肢痿痹、膝膑肿痛等下肢、膝关节疾患。自我施灸方法:患者放松坐在床上露出施灸的部位,用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穴位2~3cm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1次。灸贴:将灸贴撕开,把蕲艾精油均匀涂抹在灸贴有粘性面的蕲艾萃取物上,然后贴敷在穴位上,轻压周边胶布贴实,7~8小时后取下。2鹤顶穴定位:鹤顶是奇穴,患者屈膝取穴,于髌底中点上方之凹陷处取穴。主治鹤膝风、膝关节酸痛、腿足无力、下肢痿软、瘫痪、脚气等各种膝关节病。施灸方法同上。3足三里定位:足三里是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开一横指(中指)。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简便取穴法: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便是此穴。另外,常灸足三里,不但能使消化系统功能旺盛,增加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以濡养全身,亦可收到防病治病、抗衰防老的效果。施灸方法同上。可以适当上下移动,注意不要烫伤!专家提示:冬季防治“老寒腿”,更要做好下肢保暖。居室内要温暖,衣物被褥要常晒防潮;降温、天气转冷时,及时增添衣裤被褥;尤其要注意膝关节的防寒保暖,冬季外出时最好使用保暖护膝。适当锻炼、保持健壮的身体对预防老寒腿很有必要。最好选择打太极拳、慢跑、散步等运动方式,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有汗出为度,贵在持之以恒。也可以选择扎马步站桩锻炼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