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针方式】火针的针刺方法可分四种:点刺法、密刺法、围刺法和散刺法。火针疗法以快针为主,大部分情况不留针,进针后迅速出针。整个过程只需要十分之一秒时间。火针在进针前针体已烧红,热力已充足,刺入穴位或部位后,借热力激发经气,推动气血,温通经络,而火针的热力在短暂的时间内会渐渐消退,这时即使针体仍留在穴位内,已不能起到刺激作用。所以快针是火针疗法的主要运针方式。有些病人需要留针,即要求火针刺入穴位或部位后,需留针1~5分钟,然后再出针。在留针期间术者可行各种补泻手法,或留针而不行手法,待正气自复。古人对留针的问题曾有记载,如《千金翼方》中记有“大癥块,当停针,转动须臾为佳”。在留针期间可使火针的热力慢慢消散,并通过补泻手法使邪气祛除,正气恢复。此法具有祛腐排脓,化瘀散结之功。适用有坏死组织和异常增生一类的疾病,如淋巴结核、肿瘤和囊肿等。【消毒】在选择的穴位或部位上,先用2%碘酒消毒,后用75%的酒精棉球脱碘,以防感染。针刺破溃的病灶时,可直接用酒精或生理盐水消毒。【烧针】消毒后点燃酒精灯,左手将灯移近针刺的穴位或部位,右手以握笔式持针,将针尖针体伸入外焰,根据针刺深度,决定针体烧红的长度。烧针是使用火针的关键步骤,《针灸大成·火针》中载:“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因此,在使用火针前必须将针烧红,针红则效力强,痛苦少,祛疾彻底,取效迅速。【进针】将针烧至通红时,迅速将针准确地刺入穴位或部位,并敏捷地将针拔出,这一过程时间很短,要求术者全神贯注,动作熟练敏捷。如《内经》中所说:“手如握虎。”针刺深浅与疗效也很有关系,《针灸大成·火针》中说:刺针“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火针针刺的深度要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年龄以及针刺部位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一般四肢和腰腹稍深,胸背宜浅。【出针】火针进到一定深度迅速出针,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揉按针孔,以使针孔闭合,防止出血或感染。如需排血或排脓,则应使血或脓出净后,用干棉球搽拭针孔即可。因为火针是经过加热烧红后刺入人体的,因此消毒很彻底,另一方面,火针能激发人体的防御功能,所以火针引起感染的可能性很小,针后不需要特殊处理。【留针】火针疗法以快针为主,大部分不留针。当火针用于祛瘤、化痰、散结时,则需要留针。留针的时间多在1~5分钟,如针刺淋巴结核,需留针1~2分钟;取远端穴位,火针治疗疼痛性疾病时,可留针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