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湖南长沙针灸学习分享 / 正文

饮食味道的偏好对身体的影响

长期偏好吃某种味道的食物,身体某种机能就会亢奋,从而影响脏腑而发病。比如现代研究很明确的,过于食咸的人往往容易得心血管疾病。其实,这些言论早在《黄帝内经》里已有论述。《黄帝内经》曰:“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简单直译就是: 过食咸的人容易得心血管方面的毛病,过食苦味的人容易得毛、皮方面的疾病,过食辛味的人容易筋、指方面的疾病,过食酸则容易皮肉出现问题,过食甘味容易得骨、发方面的问题。那怎么来理解这个问题呢?《黄帝内经》里有另一段话:“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原来这是从五行中推算出来的,五行中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了五味酸、苦、甘、辛、咸。而在五脏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若一行太过必定会克另一行,导致相应脏腑病变。脏腑病变,当然会引起五体、五华的变化。五体指的是筋、脉、肉、皮、骨,五华是爪、面、唇、毛、发。我们拿其一做详细解释,过食酸,酸在五行属木,对于五脏之木行即是肝,就是说肝太过,那必定可土,即五脏当中的脾,脾在体为肉,在华为唇,故“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其它依此类推。所以最后得出:酸多伤脾。酸味可以补肝,过多的酸味食物会引起肝气偏胜,就会克伐脾胃(木克土),如果我们吃入的酸味食物过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由于脾主肌肉,其华在唇,酸味的东西吃得过多,就会使肌肉角质变厚,即“肉胝皱”,嘴唇也会失去光泽,并往外翻,即“唇揭”。同时还常出现饭量减少、饭后胃胀、大便稀,说话声音低微等脾气虚的症状。甘多伤肾。甘味可以补脾,过多的辛味食物会引起脾气偏胜,就会克伐肾脏(土克水),如果我们吃入的甘味食物过多,就会损伤肾的功能,由于肾主骨藏精,其华在发,因此甜味的东西吃多了就会使头发失去光泽、掉发。同时还常出现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等肾精虚的症状。咸多伤心。咸味可以补肾,过多的咸味食物会引起肾气偏胜,就会克伐心脏(水克火),如果我们吃入的咸味食物过多,就会损伤心的功能,由于心主血,《黄帝内经》中所谓的“脉”就是指血,咸味的东西吃多了,就会抑制血的生发,使血脉凝聚,脸色变黑。同时还常出现心悸、气短、胸痛等心气虚的症状。苦多伤肺。苦味可以补心,过多的酸味食物会引起心气偏胜,就会克伐肺脏(火克金),如果我们吃入的苦味食物过多,就会损伤肺的功能,由于肺主皮毛,苦味的东西吃多了皮肤就会枯槁,毛发就会脱落,即“皮槁而毛拔”。同时还常出现咳嗽、咳痰等肺气虚的症状。辛多伤肝。辛味可以补肺,过多的辛味食物会引起肺气偏胜,就会克伐肝脏(金克木),如果我们吃入的辛味食物过多,就会损伤肝的功能,由于肝藏血,主筋,辛味的东西吃多了,会导致筋的弹性降低,血到不了指甲,手爪会干枯。同时还常出现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视物模糊等肝血虚的症状。中医文化讲的是阴阳平衡,任何东西适可而止,不能依着你的性子来,吃东西也不例外。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湘ICP备2021005521号-1网站地图